相信很多拔拔麻麻都聽過所謂「感覺統合」,但往往都不知道他到底是甚麼東西?尤其是現在市面上越來越多的幼教機構,許多都打著所謂感覺統合訓練課程,聽起來很有道理,一問起價格就想掛掉電話不理…那到底感覺統合是在做甚麼?真的需要上課才能作所謂的感覺統合訓練嗎?剛好有一篇新聞就講到感覺統合這個東西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訓練寶寶感覺統合 新手爸媽一起來
文/黃伊琳
或許您聽過「感覺統合」,但不是很了解它的意思,感覺統合是指人體各感覺器官接受外在環境的感覺刺激,傳導至大腦整合後,再對環境做出行為反應的過程。例如,走在路上,聽到喇叭聲、感受到地面震動、又看到有大卡車朝自己靠近,這些感覺輸入經過大腦整合後,需很快做出閃避的動作。
若感覺統合的任一環節有問題,嬰幼兒可能有感覺統合障礙,例如:表現出不喜歡被抱著、躁動難以安撫、對刺激的反應過大或活動量過大、不喜歡玩玩具、行動較為笨拙或動作發展遲緩。
人類許多的感覺功能在胚胎時期就開始發展,多數新生兒的「前庭覺(調節身體平衡)」、「本體覺(感覺姿勢與控制肢體)」與「觸覺」已具基本功能。若能給予適度的感覺活動刺激,有助於嬰幼兒的感覺統合,且能促進日後動作發展。
◎新生兒至6個月大:
●用柔軟的毛巾包覆嬰兒的身體,抱起緩慢左、右或上、下搖晃,有助「觸覺」與「前庭覺」統合。
●輕撫按摩:由臉頰至身體、四肢,以和緩且直接在皮膚上輕撫的方式,可幫助「觸覺」發展,減少過度敏感。
●鼓勵姿勢改變:拿玩具吸引嬰兒抬頭、翻身、伸手抓握等動作,促進「本體覺」與動作發展。
◎6個月至一歲:
●給予不同材質的玩具:如紙類圖卡、塑膠或布料類觸摸玩具(如圖1),可促進手部的「觸覺」區辨與動作發展。
●可開始給予適合的副食品,促進口腔「觸覺、嗅覺、味覺」的整合。
●鼓勵寶寶探索環境,使用毛毯、軟球、或枕頭當作障礙物,拿玩具吸引寶寶爬行,可增進「前庭覺」、「本體覺」整合,促進肢體協調(如圖2)。
◎一歲至二歲:
●多鼓勵大動作的活動,如走樓梯、溜滑梯等,增進「前庭覺」、「本體覺」,但仍須注意安全,避免跌倒。
●視覺與精細動作整合活動:家長先將吸管剪成一段段,請兒童用鞋帶將吸管串成項鍊(如圖3)以增進動作協調能力。
感覺統合的訓練可融入日常生活中,如使用湯匙自我餵食、脫下外套等,許多親子互動遊戲即包含多種感覺刺激,並不太需要花大錢買昂貴的教具。
父母平時可多觀察寶寶的狀況,若發現異常或發展遲緩,應及早尋求就醫,不要認為寶寶只是「大器晚成」,反而誤了治療的黃金期。(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職能治療師)
資料來源: 自由時報 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2/new/jun/10/today-health4.htm?Slots=TPhoto